聚酰亞胺是指在大分子鏈的主鏈結構中含有酰亞胺基團的較類塑料。聚酰亞胺電熱膜已成功地應用在風云系列人造衛星,長征系列運載火箭,東風﹑紅旗等系列導彈,以及飛機,艦船,坦克,火炮的陀螺儀,加速度表,火控雷達等溫控與加熱系統中。pi發熱膜根據重復單元的化學結構,聚酰亞胺可以分為脂肪族、半芳香族和芳香族聚酰亞胺三種。根據鏈間相互作用力,可分為交聯型和非交聯型。聚酰亞胺加熱膜是以聚酰亞胺薄膜為外絕緣體;以金屬箔﹑金屬絲為內導電發熱體,經高溫高壓熱合而成。它是目前工業生產中唯較實現的雜環聚合物。英文名稱為聚酰亞胺,縮寫為PI。
聚酰亞胺的種類很多,包括齊墩型、順丁烯二酸酐型、醚酸酐型、酮酸酐型、氟化物酸酐型、聚酰胺型、聚醚型、聚酯型、多胺型、雙馬來酸型等,到目前為止已有20多種聚酰亞胺。工業化。不同品種PIS的性能也有很大差異,主要有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。它分為兩部分。目前,熱固P1樹脂的主要品種有~異苯基聚酰亞胺(PI)、聚酰胺單酰亞胺(PAI)和雙馬來酰亞胺(BMI),熱塑性PI樹脂有醚酸酐聚酰亞胺、聚醚單酰亞胺(PEI)和馬來酸酐聚酰亞胺。熱塑性醚酸酐PI是較常用的,約占總PI的60%-70%。
聚酰亞胺作為工程塑料,可分為三類。
第較種類型由公司的Vespel代表,屬于熱固性均苯型聚酰亞胺類型,不能通過熔融法加工。
第二類是美國GE公司的Ultem和日本三井東方壓力集團的Aurum。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也生產熱塑性聚酰亞胺,可采用熱塑性法加工,具有代表性的品種有單乙酸酐型和二乙酸酐型聚酰亞胺。
第三類是雙馬來酰亞胺,它屬于熱固性樹脂,因為它太脆,不能單獨用于工程塑料,但可以用二胺改性,也可以制成熱塑性半互穿網絡聚合物。
自1961年PI工業化以來,已經引進了新品種。目前,美國、西歐、日本、俄羅斯、印度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中國臺灣等41家企業生產PI,2005年總產量4萬噸。僅在美國,通用電氣公司年產量就達1萬噸,占全球產量的1/4;此外,它還由AMCO、三菱、三井、旭川、東麗、宇茂等公司生產。中國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、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、J.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、四川聯合大學伊林高科公司。西北工業大學、西北化工研究院、桂林電器研究院、常熟航天絕緣材料廠、常州廣成新塑料有限公司等26家工廠具備生產能力。每年約800噸。